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,湖州市档案馆以创新为引领,通过优化接收机制、强化重点领域管理、全程跟进重大活动等举措,多维发力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。在这背后,一项关键的消毒技术——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离子臭氧档案消毒技术,正以其独特的科技优势,为海量档案的安全保管提供着坚实保障。
一、创新管理背后的消毒科技支撑
湖州市档案馆创新开展的代管试点工作,接收了市委统战部、市外办等5家单位2011-2023年各类档案14949件。如此大规模的档案移交,消毒工作尤为重要。上海民桥“森林雨”牌等离子臭氧消毒舱采用先进的双重消毒因子技术,能在不损伤档案材质的前提下,实现高效杀菌消毒。其独特的"脉冲式"消毒模式,可针对不同材质的档案自动调节消毒参数,确保文书、照片、录像带等各种载体都能得到安全处理。
"我们接收的档案来源复杂,消毒环节必须做到万无一失。"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。等离子臭氧技术以其99.7%的杀菌率和无残留的特性,成为档案入库前的第一道安全防线。特别是在接收涉改单位1309卷5778件档案时,该技术有效避免了不同来源档案间的交叉污染。
二、重大活动档案的全程消毒保障
在服务市"两会"等重大活动中,湖州市档案馆收集了1726件各类档案。这些档案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消毒处理,传统方法难以满足需求。“森林雨”牌等离子臭氧消毒舱的快速处理模式,能在60分钟内完成一批档案的深度消毒,为重大活动档案的及时入库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在构建生态文明专题数据库过程中,面对市直37家单位和县区6万余件生态档案的归集任务,消毒工作面临巨大挑战。上海民桥等离子臭氧技术的智能化批量处理能力,配合物联网远程监控功能,实现了大规模档案消毒的高效运作,确保了专题数据库建设的顺利推进。
三、民生档案服务的消毒安全
全年接收的42474卷民生档案,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。等离子臭氧消毒技术在处理出生医学证明、劳动能力鉴定等敏感档案时,既能彻底杀灭有害微生物,又不会在档案上留下任何化学残留,完全符合民生档案的安全要求。
在提供1532人次查档服务过程中,消毒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档案利用前后的定期消毒,有效阻断了可能的病原体传播途径。特别是对于752件次的跨馆查档服务,严格的消毒程序确保了档案流通的安全可控。
四、技术创新引领档案保护未来
湖州市档案馆的资源体系建设实践表明,现代档案管理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。等离子臭氧消毒技术以其智能化、高效化、安全化的特点,正在重塑档案消毒的标准范式。新一代消毒设备已实现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,消毒记录可全程追溯,为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完整的数据链。
在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道路上,等离子臭氧消毒技术将持续发挥其独特价值,让每一份档案都能以最安全的状态保存,最完整的面貌呈现,未来,随着5G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,智能消毒系统将与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更紧密的协同,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。在湖州档案人创新提升、实干笃行的背后,科技的力量正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。
上一篇:没有了!